音乐电台类型化的“拿来”与再造
听广播而听广播的听众不多,在特定时间关注特定栏目的更少。听众对广播的接触方式,从一个个节目的细节式体验变成了对频率整体的把握,他们不再有耐心去等待、搜索某一个特定节目,而希望一个频率的播出内容是恒常的、稳定的,广播节目的伴随功能越来越突出。这种情况下,类型化电台应运而生并大受欢迎。
在美国最早出现的类型台是音乐台。早期的音乐台是流行音乐台,其运作方式是循环播出,将最热门的流行歌曲,按排行榜位次的高低决定其播出的频率。最流行的歌曲在最短的时间内回放,位次靠后的歌曲回放的频率降低,间隔时间拉长;歌曲依排行位次递减且回放次数递减。广播由此找到了走出电视挤压困境的思路:办细分受众需求的专业台。仅音乐方面,就有爵士台、蓝调台、节奏布鲁斯台,甚至有专门针对卡车司机的音乐台和专门播放土著音乐的电台。
在节目设置上,类型电台采取“流式传播”,根据频率的定位,以24小时和24小时衔接循环为时间段编排节目,用两到三个小时的大板块作为节目构成单位,同时强调频率整体内容与风格的高度统一,从而获得稳定的听众群,提高整个频率的品牌知名度。
以美国纽约市的类型电台WBLS为例,这是一家专门播放R&B音乐、经典老歌、爵士乐、POP、舞曲等音乐的当代城市音乐广播(Urban Adult Contemporary),一直是纽约市众多类型化电台中的主流电台,拥有众多忠诚而稳定的听众。WBLS全天的节目编排分为七大板块:
6:00-10:00是名牌节目“史蒂夫?哈维早间节目”( The Steve Harvey Morning Show),由名牌主持人史蒂夫?哈维主持的脱口秀节目,轻松、娱乐,极具喜剧气息;
10:00-14:00是贾斯敏主持的音乐节目(Jasmine),播放爵士乐,伴随听众度过工作时间;
14:00-18:00是“温迪?威廉姆斯体验时间”( The Wendy Williams Experience),播放R&B音乐;
18:00-19:00是“经典唱片时间”( Afterwork Classic Mastermix),播放经典老唱片,伴随听众度过下班后的时光;
19:00-24:00是沃恩?哈珀(Vaughn Harper)主持的晚间音乐节目;
00:00-05:00是香冰(Champaine)主持的音乐节目,播放智慧和舒缓的音乐;
05:00-06:00是多尼?麦克勒金(Donnie McClurkin)主持的基督教福音音乐节目。
WBLS的节目设置体现了类型电台“流式传播”的三大特点:一是流式编排为整个频率构建了统一风格。除了名牌栏目“史蒂夫?哈维早间节目”以外,其他的板块统一以音乐为主题,固定在R&B音乐、经典老歌、爵士乐等类型上,整个频率整体感强;二是取消栏目的设置,使节目内容“流动”起来。在几大板块中,栏目被极大地弱化了,有的甚至没有栏目名称,而主持人说话的时间也相当短暂,只是在歌曲的开头、结尾部分有简短的评述,听众无论在何时打开收音机,都可以欣赏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三是主持人的语言尽可能地减少,极大地节约了人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类型音乐电台广泛运用的节目编播软件也改变了传统广播的工作模式。安德鲁?艾克诺摩斯创立了广播信息化服务系统RCS。它的系列广播工具有六个:音乐编程软件、数字化自动播出系统、网页实时同步播出软件、监听与音源测录软件、串场事件排程软件、谈话性节目辅助软件。依托这些软件,电台节目总监及音乐总监按照自己的编排理念与主题,控制快歌与慢歌的比例、歌曲播放频次、主打歌单等。
RCS系统的使用避免了频率内容选取方面因人而异的弊端,不会像传统电台那样因为主持人的水平高低,节目质量出现巨大差别,更不会因为主持人的个人喜好而出现偏好。维持了频率的整体性和风格的统一。
类型化是分众时代下的潮流,从类型化在中国的运行来看,如果只是拿来主义,并不能适应中国的市场。以江苏音乐台FM897为例。2005年7月29日,江苏音乐台(FM89.7)全新改版,引进RCS播出系统,全新打造类型化音乐电台。节目淡化主持人,突出内容本身。“音乐是最大的明星”,这是当时接受类型化节目主持人培训时,让人记忆深刻,给传统型主持人带来最大冲击的一句话。RCS自动播出系统留给主持人说话的空间很小,歌曲与歌曲之间的解说的时间最长不过30秒,短时也就10秒钟,所以,说什么,怎么说,主持人一时陷入惶恐。过去动辄就洋洋洒洒说上几分钟口水话的主持人开始学会精算语言,用最少的字准确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主持人看似话说的少了,但案头工作却更加用心,节目质量也有所提高。一开始严格规定主持人不许换歌,一切交给程序(甚至制定了私自换歌处罚条例),后来鼓励主持人做适当调整。原则是兼顾类型化,提倡个性化,杜绝极度个性化。主持人戏称这叫戴着枷锁跳舞,但他们却乐此不疲。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FM897的《音乐最拉风》节目,这档节目从去年开播到现在,已拥有了大批铁杆粉丝,在收听率表上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有人不解,同样是机器滚单,《音乐最拉风》为何能够一炮而红?我们从两份歌单的对比中便可发现端倪。
原始歌单 手调歌单
1. 天空 (王菲) 约定 (王菲)
2. Ready or not (杨千嬅) 单身情歌 (林志炫)
3. 单身情歌 (林志炫) 再见二丁目 (杨千嬅)
4. 依靠 (任贤齐) 依靠 (任贤齐)
5. 黑发尤物 (蔡依林) 黑发尤物 (蔡依林)
6. 真的很在乎 (杨坤) Shall we talk (陈奕迅)
7. 那又怎样 (那英) 那又怎样 (那英)
8. 办不到 (张靓颖) 办不到 (张靓颖)
线索:“手调歌单”所换歌曲皆为林夕作品。三位歌手都是林夕偏爱的演绎者,分别代表了林夕作词的三个阶段:《约定》——成型期、《再见二丁目》——成熟期、《Shall we talk》——抑郁症治愈后。通过这三首歌介绍林夕词作生涯、风格变化。
江苏音乐台规定,主持人可以适当调整,但不可以大面积调歌,一个小时最多调整2——3首,这就要求主持人在狭小的空间中,善用点睛之笔。
根据赛立信公司的调查数据,在中国,对于音乐类内容,89.72%的听众认为主持人说话内容应该与所播放的音乐介绍有关,有43.93%的听众认为主持人应该少说话,有11.45%的听众认为主持人最好不说话以播放音乐为主。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听众认可主持人正常的解说。类型化播出后,江苏音乐台收听率一度在南京排名第一,到了2009年却下降至第9名。2010年1月28日改版后,节目突出了主持人的个性和风格,增加了适当的言语,三周后排名就上升了3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能稳定在前3名。分析原因,主持人起了关键作用。在中国,音乐教育几乎处在扫盲阶段,绝大多数人对音乐仅仅是聆听者,他们还不能深谙音乐中的内在意义,主持人适当的引领和解释尤为重要。遵循中国广播的市场规律,了解中国听众的收听需求,这才是中国类型化广播的生存之道。
(作者单位:江苏文艺音乐广播部)
(本文来自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上一篇:湖北之声:湖北广播90分钟吸金1.2亿
下一篇:广播节目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