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不同的热爱,同样的乐趣

2012-03-13 01:11:06   德生
   次点击

同样的物件,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意义。同样是收音机">收音机,上期我们提及的是收集古董收音机的一族,然而我们发现年轻一代承接而来,所以这期把年轻人玩收音机的不同花样、种类一一道来——

物趣新发现
收音机之击鼓传花
没有想过玩收音机也可以成为一种群体性活动。在国内人气最旺影响数一数二的收音机论坛“广播爱好者论坛”上,记者看到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击鼓传花”活动。
发起人邵文雄是深圳蛇口的玩家,他将自己的两部GRUNDIG(根德)YB235无偿贡献出来,让报名排队的网友每人品玩1周,代价只是1周后按照名单顺序寄给下家,并支付EMS邮递费用,是为“击鼓传花”。传花之物虽不算顶级机器,毕竟也是名厂出品,口碑不错,手里没有这台机器的玩家,可以借此蹭玩,又可以互相交流品玩体会,当然是响应者众。活动从去年12月12日开始,至今已经从广东、湖南、上海、福建、浙江、江苏、甘肃、山东、湖北、湖南、重庆绕了一圈,7月14日,又轮到广东中山的玩家梁先生手里了。

70’S的“中毒”
一直以为收集收音机的都是些怀旧的收藏家,没想到收音机迷里面,竟然有八成是上世纪70年代人。年轻人的热爱,虽然历史不长,但往往会在一瞬间迸发出更多火花,让你发现生活另一种快乐的形式。所以才会有沪、深、穗、莞四地玩家“新四军广州陶街会师”热闹的快乐。
对收音机的痴迷,玩家们自己称为“中毒”。一般人也许一两台收音机就够用了,他们却满屋子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收音机、测试器材、天线。以至于采访时玩家余先生称自己的家是“垃圾场”,不能见人。
也许是习惯,收音机和广播在他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年28岁的玩家黄先生这样向记者描述他一天的收音机生活:早上,收音机的定时开机唤醒新的一天,早晨的新闻节目伴随着他从起床到出门的全过程;路上,他会随身携带便携式收音机一路收听;到了公司,办公桌上有一台音质不错的收音机,但那通常是休息时间才会摆弄。工作的时候,往往会用网络收音机,收听一些外国专业电台的爵士乐、古典乐,作为背景音乐。他玩收音机的资历不深,但他会每天习惯性挂在那个国内人气最旺的“广播爱好者论坛”上,会为了听他喜爱的电台节目改变作息时间,会出门必带收音机,到野外旅行时更是少不了指定动作——选一台性能、品质强劲的收音机来BCL(收听广播)一下。
30多岁的玩家陆道逸说,他玩收音机,完全始于一份情结。小时候听着中央台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长大,高中和大学住校时期,也是收音机陪伴他度过那青葱岁月。渐渐他发现,30多元的收音机能达到收听效果;300多元的收音机也能有自己的个性;3000多元的高级收音机,你可以慢慢品玩设计或工艺上的美感;六七千元的顶级收音机,你可以体会可遇不可求的快感——同样的物件,可以适应玩家从低到高的不同要求,这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陆道逸说,这些年来拥有的收音机数量没有算过,花进去的钱大概有6万元左右。从数量、投资上,年轻人当然没法与那些花过百万收集老收音机的老前辈们看齐,但这没关系,只要自己觉得快乐满足就好。
旧机新爱各有玩法
年轻人玩收音机,有着与传统收藏家不同的一面。他们也会收集古董收音机,也会寻求顶级机器,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要他们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乐趣。
陆道逸手头有3000多玩的SONY XW07和SABA(沙巴)电子管收音机,也有一系列文革时期的国产收音机,但最打动他的,却是一只花了35元从南宁旧货市场淘来的电子管收音机,上世纪40年代日本侵占东三省时期的产品。当陆道逸打开收音机底板察看时,发现里面存放着一封情信,大约是一位年轻女子所写因时局变化推迟婚事之事。陆道逸过后曾多次托人到东北寻找此位女子,打算将收音机与信交还与她,因为那段历史是属于她的,可惜一直未果。
传统年长的收藏家,通常兴趣比较专一,而年轻一代则不同,兴趣多样,往往在一个玩家的藏品里能看到整个电子消费发展史。以种类划分,从普通短波收音机、收音头、军用收音机、汽车收音机、古董收音机,到现在新兴的网络收音机、卫星收音机,他们都欢迎。
有的人喜欢研究收音机的工艺设计,甚至会自己动手DIY,拆喇叭,做胆机,或是买些简单的零件回来自己装台小收音机也好;有的人则属于“外貌协会”,喜欢收集各种不同外形的特殊设计,或怪诞可爱如日本Q版收音机,或带有某种时代烙印,如“文革”时期全国上下不同品牌同样的外观设计;有的人喜欢厚重强悍的军机,千方百计只为了收藏一台退役的军机;有的人注重音质,觉得不仅要能“听到”,还要“听好”,于是转而投奔冷门但可通过连接到音响提高音质的收音头。
老一辈的人不会喜欢网络收音机,觉得它音质损失大多,但年轻人认为它方便,而且收听国外短波电台不会有普通收音机的干扰杂音;有的人不喜欢卫星收音机,觉得它不属于世界通行标准,而且虽然目前免费,但日后肯定要加密,不喜欢这种商业行为。但也有人就是喜欢“放卫星”,想尝试一下它“40多个水晶般清晰的音频频道”感觉如何。

高手现形
Harbour的玩机人生
30岁出头的Harbour,身上有很典型的20世纪70年代人气质。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会坚持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
Harbour本姓余,同好们却都以“哈勃”相称,因为在论坛上,这个与美国天文学家及一大型天文望远镜同名的ID声名极大,是论坛上发贴数最多的ID,发贴数26188。他总认为:“人一旦有了某种良性的爱好,就容易专注进去,世俗的东西就会少一点。“
他收集的收音机粗略算来应该超过200部,花费接近10万元。但他是那种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所以他的收集以现代机种为主,而且早期收集收音机的习惯,现在已逐渐转变为喜欢收音头,因为他追求音质的完美。
问哪件藏品是他的最爱,他说他对所好从来没有“最“。但说到他的NEC8000E,他就会特别兴致高涨地告诉记者,这是一款以简洁设计实现高性能的机器,系统工程做得十分完美,25年前的机器至今仍有值得借鉴之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当他说到先锋F757时,他便反复强调,这台机子最明显的功用,就是证明了日本人的营商政策,一流产品留给自己,二流产品给欧美。因为哈勃曾把他这台日本本土机,与拥有此款美国版机器的广州同好仔细交流过,一致认为日本版确实比美国版的要豪华、复杂,而且音质稍好。
哈勃说,他身边的一群同好,都不属于自闭的群体。也许他们对收音机是有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承载着一些童年的集体记忆,但收音机只是他们交流的一个媒介。因为收音机而结缘,他们会谈论更多的话题,交流更多想法。

感谢 德生 提供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关于本站

本站旨在为广播爱好者提供资源共享、交流的网络平台,直播信号、点播节目均来源于网络共享,版权归原作者,本站仅提供链接。本站无意侵犯版权,如有此类问题请联系处理:admin@radio5.cn

广播迷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记忆留声
微信号:jiyiradio

广播迷微信号

站长个人微信:广播迷
微信号:guangbomi

微信公众号:记忆留声
微信号:jiyiradio

广播迷微信公众号

站长个人微信:广播迷
微信号:guangbomi

广播迷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