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声岁月

2012-03-13 01:10:26   互联网
   次点击

电视机、电脑、VCD、MP3等先进媒体广泛流行以来,传统的收音机、半导体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曾作为半个世纪电子工业发展的缩影和历史的见证,收音机在国家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三十多年前人们时兴的“三大件”中的“老大”, 一度作为极少数人家庭中的豪华摆设品,如今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已成为“文物”。

58年产牡丹牌911收音机 收音机的历史并不长,从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至今才过百年,我国1936年在长沙制造了环球牌“五灯”电子管收音机,开创了中国制造电子管收音机的先河。半导体技术应用问世仅50年,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才研制出一只晶体管的“单管”收音机和三四只晶体管的“来复式”收音机,当时只有极少数人享用,真正普及大众已到了七十年代末。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改造、人们多次搬迁等诸多因素,这些“老古董”已经被人们废弃了,保存到现在实属不易。当今电子管收音机的数量可谓凤毛麟角,藏者少、收者稀,仅有的存量也在一天天的减少。各类收音机的历史变迁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制造工艺的水平。因而多年来,我一有机会总是在亲朋好友中和各地的旧货市场、废品站、地摊四处收集各式老款收音机,现在我收集的100多台收音机中既有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罪证,又有美国、英国、德国、前苏联四十年代的产品,更有当时被誉为世界顶级产品的德国“根德”牌收音机,这些收音机充分反映了旧中国时西方列强在我国的经济渗透。但最多的还是我国建国以来的民族工业产品,如“牡丹”、“飞乐”、“美多”、“东方红”等,特别是具有明显文革时代意义的机型,如“红灯”、“红旗”、“红星”、“工农兵”等,这些收音机的正面上印有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语录,有的还有政治口号,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需要。多年来在我的收藏经历中,虽然充满了疲劳和艰辛,但得到总是快乐和享受。收藏收音机既是对民族电子工业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对传统产品的抢救。每当我看到废品收购站中的电子管收音机被人们拆解得四分五裂,而拆它们的人仅仅是为了得到变压器内的一点铜线时,心中不觉涌起一阵阵酸楚。当我一次次从废品收购站人们的铁锤下抢救出一台台收音机时,当每台被擦拭一新的收音机重新放出浑厚、悦耳的声音时,少年的时光和那个难忘的时代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53年产中苏牌收音机 文革期间上海牌收音机 上世纪60年代,我家住在张家口市一个拥有近20户人家的四合院中,当时院内居住的多为国家干部,可是竟没有一家有收音机。记得在69年我家花12元钱从委托商店买了一台旧的“三灯”电子管收音机,每当夜幕降临,院内的小伙伴都聚集在我家窗下听着地道战、列宁在十月……有时人多,我就将收音机搬到靠近门口的地方。我的少年时代就是这台收音机早上伴我洗漱、晚上伴我入眠。参加工作后,我多么希望有一台时髦的半导体收音机,但由于家庭收入少,不可能买得起,我就每月从学徒工仅有的20元工资中拿出一两元钱购买一个零部件,并在工友甄学文的帮助下以11元的成本攒起了一台三管“来复式”收音机。虽然音量不稳,但夜深人静时,我在被窝中听着当时流行的样板戏,心中总会感到无比的喜悦。我真正拥有一台全新牡丹牌九管收音机是在1975年,当时我已经成为一名二级车工,那是用32.80元钱通过同院居住的五金公司采购员凭票购买的,几乎用光了我一个月的工资。多年来我一直把它视作珍宝。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家家户户甚至每个人都拥有了喜爱的个性电器。但历史各时期的收音机始终在我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今,在工作闲暇时,我总会品着一盏香茗,看着那一台台似曾相识又难以忘怀的收音机,听着收音机中那带着淡淡沧桑的声音,任由思绪飘回那曾经历过的悠远的年代……
感谢 互联网 提供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上一篇:我拥有的收音机
下一篇:舅舅的收音机

关于本站

本站旨在为广播爱好者提供资源共享、交流的网络平台,直播信号、点播节目均来源于网络共享,版权归原作者,本站仅提供链接。本站无意侵犯版权,如有此类问题请联系处理:admin@radio5.cn

广播迷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记忆留声
微信号:jiyiradio

广播迷微信号

站长个人微信:广播迷
微信号:guangbomi

微信公众号:记忆留声
微信号:jiyiradio

广播迷微信公众号

站长个人微信:广播迷
微信号:guangbomi

广播迷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