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音机到彩电

2012-03-13 01:10:48   三明网
   次点击

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队里来了三个插队知青。大队没建知青点,三个知青分别入住三户农家。

阿祥叔家也住进一个知青。住在阿祥叔家的知青姓蒋,大家都叫他蒋知青。自从来了知青,阿祥叔家比往日热闹许多。尤其是晚上,人们陆陆续续地来到阿祥叔家,像是事先约定似的聚集在一起,那不大的院子就显得有些拥挤。这时,蒋知青进屋捧出一个方砖般大小毛巾包着的匣子,放在桌上揭去毛巾,从匣子上头拔起一根银白色的小棒,随后他右手拇指不知往哪儿动了动,匣子发出“叽———沙———”的刺耳杂音,拇指再次上下移动一番,匣子里的一支红色指针也随着左右移动。不一会儿,匣子里便传出了很高亢的一个什么唱段,或是播颂斗资批修一类的革命文章,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混杂。蒋知青的那个匣子能唱歌会说话,太神奇了!尽管那时电台的节目过于单调,但是山村的夜晚没有比它更有趣的娱乐活动,好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得以放松身体,消除疲劳,所以,许多人一晚也不落地往阿祥叔家里跑。后来,堂哥阿尧告诉我那个神奇的匣子是收音机,能收听很远很远地方播放的节目。

我读高中的时候,大批知青返城。蒋知青返城时,留下收音机,说是送给阿祥叔作纪念。

我参加高考那年,堂哥阿尧的远在广州的表叔给他捎来了一部三用机,单卡一个喇叭的,外加两盒磁带。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阵子,日子仿佛被拉长似的,度日如年。同伴们都担心我急出病来,每晚陪我到堂哥阿尧家,听邓丽君的歌,打牌。堂哥阿尧家渐渐地热闹起来了。人们都来看看三用机是什么个样子的,也耐着性子听了三两首歌,都说这歌软绵绵的,听了倒蛮舒服哩!两盒磁带反复地播放,里头的歌曲好多人会跟着哼几句。这边有人憋着嗓子哼了一句,“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那边就有人也跟着唱道,“不采白不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堂哥阿尧家热闹了,阿祥叔家自然少了许多人。阿祥叔心里十分不痛快,他要挣回面子。他请来泥水师傅扩建了猪栏,养起母猪和仔猪,每年都有两批小猪和肥猪出栏。1985年端午节,这是个值得阿祥叔骄傲的日子。他终于攒够了钱,买回一台18吋珊瑚牌黑白电视机。那天,阿祥叔牵着自行车,车架上绑着一个大纸箱,婶子跟在车后双手扶着箱子,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步行6华里把电视运回家。路上遇到熟人,阿祥叔总不忘了邀请:晚上到我家看电视。现在想来,他们的购物行为,是不是在显摆自己是脱贫致富的能人?我不好随便去评价我的堂叔。因了是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来瞧稀奇的人不少,阿祥叔的家又恢复了往日那热闹的场面。

正是那一年,堂哥阿尧去赤头坂四级电站上班。下班后,堂哥阿尧回家与嫂子一道种烟,连续三年种烟5亩以上。1990年的除夕,堂哥阿尧抱回一台进口的19吋彩电。那年的春节,堂哥阿尧家的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都说:彩电好看,画面多鲜活啊!堂哥阿尧站在一旁,略带夸张的口吻应道:是吗,是吗,那就好。堂哥阿尧微笑的脸上写满了得意与自豪。

阿祥叔和堂哥阿尧,不管他们是暗中较劲攀比,还是满足虚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从收音机到三用机,从三用机到黑白电视,从黑白电视到彩电,可以看出老家的一切从无到有,从差到好,从落后到先进,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如今,村里家家都有了VCD、DVD,纯平彩电,往日那些奢华的家用电器,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感谢 三明网 提供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关于本站

本站旨在为广播爱好者提供资源共享、交流的网络平台,直播信号、点播节目均来源于网络共享,版权归原作者,本站仅提供链接。本站无意侵犯版权,如有此类问题请联系处理:admin@radio5.cn

广播迷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记忆留声
微信号:jiyiradio

广播迷微信号

站长个人微信:广播迷
微信号:guangbomi

微信公众号:记忆留声
微信号:jiyiradio

广播迷微信公众号

站长个人微信:广播迷
微信号:guangbomi

广播迷微信号